不想再接到前男友的電話,請律師幫我!

 

「妳的手機又響了,不接真的沒問題嗎?」
「別理他,接起來也沒人說話。」
「咦?但是我看那是未顯示號碼的來電,妳知道是誰打的?」
「是我前男友,上禮拜跟他吵架分手後就每天一直打無聲電話來騷擾。」
「有試過關機嗎?」
「有啊!但他知道我家電話,關機就換打家裡。半夜也打來,會吵到我爸媽睡覺。」
「試過跟他溝通了?」
「嗯!但是不管我怎麼在電話裡哀求就是不聽。」
「請電信公司直接幫忙封鎖呢?」
「唉!沒用的,他也不知哪來的閒工夫馬上換一支號碼,根本鎖不完。」

不少人都碰過這樣的困擾,不時接到匿名無聲來電或惡作劇電話騷擾。即便很不想理會對方,但對方就是不厭其煩拼命透過電話簡訊的方式一直騷擾他人,讓受害者不勝其擾。更嚴重的狀況除了妨礙到他人電話使用,還會影響到睡眠品質、造成精神疾病

筆者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帶給碰到類似困擾朋友們一些幫助。筆者也建議被騷擾朋友盡可能「把電話接起來」,只要有接聽過的電話,即便對方使用匿名來電電信公司那邊一定會留有通訊紀錄,要提告時對方也無法耍賴無憑無據。另外,如果對方有言語辱罵行為,接通時也能順便錄音蒐證

 

惡意佔線影響電話自由使用權

刑法第304條

  1. 以強暴、脅迫使人行無義務之事或妨害人行使權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2. 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長時間占用他人電話線,害人無法打電話或接聽他人來電妨害其他人「自由使用電話的權利」,已經觸犯了刑法第304條的強制罪。

28 年上字第 3650 號強暴脅迫之意義)

刑法第三百零四條之強暴脅迫,祇以所用之強脅手段足以妨害他人行使權利,或足使他人行無義務之事為已足,並非以被害人之自由完全受其壓制為必要。如果上訴人雇工挑取積沙,所使用之工具確為被告強行取走,縱令雙方並無爭吵,而其攜走工具,既足以妨害他人工作之進行,要亦不得謂非該條之強暴脅迫行為

也許有人會很納悶,只是一直打電話也算是「強暴」或「脅迫」嗎?
在過往的最高法院刑事判例有提及,只要用「強硬的手段」讓人沒辦法行使權利就算是強制罪了。所以千萬不要惡作劇過頭啊!

 

用言語恐嚇前女友小心觸法

刑法第305條

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如果當事人有其他特殊身分關係債權人債務人),或曾經發生肢體衝突暴力事件。其中一方這麼不斷打電話騷擾,即使在電話中完全不出聲,也足以讓對方「心生懼怕」。縱使不像一般恐嚇罪言語文字的加害通知,也會構成犯罪行為

 

恐怖情人條款也適用未婚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3-1條

  1. 被害人年滿十六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情事者,準用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九款至第十三款、第三項、第四項、第十五條至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至第五款、第二項、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四十八條、第五十條之一、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及第六十一條之規定。
  2. 前項所稱親密關係伴侶,指雙方以情感或性行為為基礎,發展親密之社會互動關係。
  3. 本條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家庭暴力: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騷擾:指任何打擾、警告、嘲弄或辱罵他人之言語、動作或製造使人心生畏怖情境之行為跟蹤:指任何以人員、車輛、工具、設備、電子通訊或其他方法持續性監視、跟追或掌控他人行蹤及活動行為

如果兩人曾經是配偶或情侶,甚至有親屬法上的身分關係。對方不斷以打電話的方式施予言語恐嚇,就可以依照家庭暴力防治法上的規定處斷。但這也只適用在對方有言語恐嚇跟蹤的情況。單純無聲電話不會達到保護令規定的不法侵害

 

男女朋友也不能性騷擾

性騷擾防治法第2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性騷擾防治法第20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性騷擾有一項最重要的構成要件是「違反當事人意願」,所以在接到性騷擾電話訊息的當下,一定要大聲表達「自己不願意。如果對方還是執意這麼做,就可以錄音或截圖蒐證,做為提告的證據。

 

遇到恐怖情人騷擾可求償的法條依據

民法第195條第一項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適當處分

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又被稱為「慰撫金」。不管是請求精神方面賠償或是回復名譽,都可以參這這個法條規定來向法官提出自己受有損害證明並請求對方賠償
每個人碰到的狀況不同,有些情況恐怕告不成前面的強制罪,但只要有受到精神上的損害,還是可以請求賠償

 

您的幸福美滿,就交給我們來守護。